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和我省实施意见,以满足党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为目标,坚持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建强师资队伍,提升基层党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分级分类求精准 党员教育全覆盖
模块化划分党员门类,打造“一群体一计划”。针对党员培训针对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等实际问题,镇街党校在年底广泛开展党员需求调研活动,通过交流座谈、培训反馈、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形式,分领域、分行业、分岗位,全方位了解党员培训需求,梳理需求清单,识别出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每个模块围绕一个领域展开,划分农村党员、城市社区党员、机关党员、事业单位党员、企业党员、新兴领域党员等6大类,基层党组织书记、普通党员、党务工作者等3大群体,分层分类制定培训计划及配档,系统厘清“谁来学”的问题。
资源整合要特色 现场教学多元化
模块化定制教学阵地,实现“一阵地一主题”。融合阵地资源优势,以镇街党校为中心,充分利用“灯塔书屋”“网格驿站”等阵地,分类开设“云端课堂”“田间课堂”“小区课堂”“车间课堂”“驿站课堂”等,“模块化”串联产业项目、社区治理、乡村振兴、新业态经济、文旅融合、红色印迹等31个教学点汇成6条现场教学路线,构建全域教育网络,着力解决“去哪学”的问题。
课程体系重需求 多维融合提质效
模块化搭建课程体系,打造“一领域一课表”。总结成功案例及经验做法,深化师资与党员教育资源开发的深度融合,组织师资参与本土党员教育课程开发,培养“田秀才”“土专家”,运用“案例+启发”“讲授+研讨”“课堂+现场”等手段,形成“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党员讲案例、人才讲技能”的教学体系。按照“1堂党的创新理论课+N堂其他模块课”课程体系,设置必修课、选修课2种类型,搭建以理论学习、红色教育、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形势政策、技能培训等内容为主题的50余节课程,深入破解“学什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