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见的岁月静好,只因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来到基层,对这句话的体会越来越深刻。基层安定,离不开镇上每一位干部的脚踏实地、真心付出;乡村振兴,更离不开镇村每一位领导者的敢作敢当、大胆创新。在镇上经历了整一个夏秋冬春,今日盛夏又至,就用浅浅的文字聊一点我的基层工作体会。
拥有希望 •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际上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提到乡村振兴,就从我接触的乡村振兴学院谈起吧。去年11月份,由镇党委政府主导,成立了“大水泊镇乡村振兴学院”。在与学院老师们交流及做活动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老师们的治理模式灵活且有针对性,其中凸显了乡村振兴的两大核心理念:
一是社会治理意识形态需落脚于“自下而上”自主形成。一方面培训开拓村干部村级治理思路,解决村干部不知道怎么做的问题。近年来镇级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村干部队伍素质有极大提升,但是在乡村振兴工作上,绝大部分干部心有余力不足,难以准确把握新发展机遇、提供新发展思路,对于升级村级治理模式缺乏理论支持。我们通过设置专项培训课程及下村调研,为村干部乡村治理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另一方面积极带动培养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主动性与习惯性,解决村民不想做的问题。目前村民普遍缺乏主人翁意识,以开展环卫一体化工作为例,很少有村民能够主动配合做到有效清扫自家房前屋后。这就需要引导村干部发动村民,循序渐进地培养调动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
二是农村产业发展需落脚于“因地制宜”特色升级。美丽乡村建设最终要实现“产业兴旺”这一目标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当前农村的土地利用率较高但产能较低,农民多依靠农业原始产品取得收入,这样的农业发展模式陈旧且抗风险力极低。尤其需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注重环保,发展有机农业。农业发展要朝着“量少质精”的方向发展,比如引导村民学会用厨余垃圾制作清洁酵素,从而减少化学清洁剂的使用,以避免水体及土地污染,为生产有机农产品打好基础。二是打造特色化乡村旅游走廊,以当地特产为基础,延长产业链。学院老师结合当地特有的各类作物、植物,教会村民创新制作方法,比如苹果多了,便可以熬制苹果酱,成为苹果派、苹果蛋挞等烘焙原料;桑葚、西红柿多了,便可以将各类果蔬搭配起来,制作可食用酵素。当然,镇上还是文登最大的西洋参种植区,西洋参摇身一变,便成了手工皂的珍贵原料……如此一来,日后在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中,这些制作创意都会成为游客亲自动手体验的潜在项目,被嵌入试点村庄的乡村旅游蓝图中。
尚有期待 •村级志愿服务工作
村级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是助推农村工作的有力抓手。村级若能够引导村民根据实际需求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则本身就会形成一种由内而外的原始动力,从而提高村子的凝聚力,引导村民由“闲”变“贤”。同时,牵牛要牵牛鼻子,成立志愿服务队的基础应当先具备村民认可的鼓励及奖惩机制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推进该项工作规范性发展。
以兄弟镇办荣成市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为例,其依托“文明实践+信用管理”新模式,推动村子自发建立起了多支不同类型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参与志愿服务作为村民征信建设的重要路径,与村民的个人福利直接挂钩,村民能够在相关制度文件的正确引领下,为村居环境的改善、村风民风的重塑贡献一己之力。
我镇党委为发挥党员带头引领作用,也组建了育新党支部和基层党支部,共同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培养,同时以积分的形式量化入党积极分子的现实表现,树立党员争优创先的价值导向。以入党积极分子群体为试点对象,同样不失为大范围推行志愿服务工作的先行条件。
作为乡村治理的有力抓手的村级志愿服务工作具有广阔的发挥空间,我们应当对其抱有期待,积极完善制度规范。
留有感动 •为民情怀显担当
基层工作随着日子的推移在脑海里变得具象,当然能写到的太少,能表达的太浅。夏季驻镇防汛、春季防火看山、重大时节的安保维稳、换届选举……每项工作的背后都有基层干部倾注的心力、舍去陪伴家人的牺牲。网络上有各种形式的推文来讲述基层干部的不易,我想只有真正在基层岗位上坚守过的人才能品出这一字一句背后的艰辛。我很感激能拥有这样的经历,因为所见皆学问,所悟皆财富。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本领恐慌”带来的紧迫。与群众打交道是门学问,比如在带着利好政策下村开会时,若抱着走过场、走程序、群众必会举手表决通过的心态,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很难随机应对。这就需要在开会前,一方面,做足功课,了解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具体操作细节,另一方面,在会场迅速了解村民们的立场、关心及担心的问题,换位思考,耐心疏导。
在这里,我也体会了基层在面对各项检查时全力以赴的紧张感。“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以扶贫工作为例,帮扶干部在统计贫困户家庭收入信息时,需要反复确认,确保贫困户所提供的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才能应对第三方及上级部门的随时抽查,这既考验着帮扶干部的耐心也检验着干部日常工作的细致程度。
在这里,我也见识到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智慧。因为工作安排,我与河东乔家村郭爱华书记也保持着交流,从郭书记身上可以看到驻村书记沉下心,用多年青春扎根所服务村庄的热情与赤诚,他们努力寻找村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集结整合各项资源,突破村级发展瓶颈,助力乡村发展。
在这里,还有很多镇干部他们做的更多,说的更少……
在岗一年,我更发现自身的沉淀还不足,本领还不够扎实,眼界还不够开阔,收获的一点基本的基层工作经验仍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打磨。在镇上结识的良师益友身上,还有着很多闪光点需要我去发掘和学习。
一年短暂,时不我待。未来可期,只争朝夕。谨以此,致敬我认识的每一位大水泊镇基层干部;谨以此,致敬奋斗在一线的每一名基层干部!(作者:侯亚楠,2018年优选计划选调生,现挂职于文登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