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体系冗杂、考核名目繁多是弱化考核导向作用、影响工作实效的主要原因。2018年,我区大幅精简压缩考核事项,专项工作考核指标由51项削减至39项,下降23.5%;对镇街考核指标由45项削减至38项,下降15.5%,引导基层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区管理、征地拆迁、信访维稳、政务热线办理等领域,社会治理和群众满意度水平显著提升。今年,我区将按照中办《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省委关于党群机关政府部门绩效考核指导意见,统筹规范设置考核事项,做好做足考核工作“减法”,释放各级各部门工作活力,明确工作导向,提升工作实效。
一是做好考核事项“减法”。今年将继续精简考核事项,按照三个“相统一”原则,统筹规范设置考核指标。一是与省市考核指标相统一,为便于省市考核工作落实落细,允许在省市考核框架内设置考核指标,对于“超纲”指标、无依据指标进行全面清理。二是与全区工作部署相统一,为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全局性、战略性部署,围绕“五大行动”工作方向,对考核范围相同、内容相近的指标进行重构整合,避免多头考核、重复考核。三是与考核实效性相统一,对上年度专项考核实施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对半数以上被考部门得分相近相同的指标进行核查验证,对存在权衡照顾、平衡成绩情况的考核事项进行清理整顿。今年计划精简考核事项20%以上。
二是做好评价标准“减法”。一是简化考核内容,规范“痕迹管理”事项,大幅精简提供方案计划、照片截图、信息总结等考核评价内容,压缩分值权重占比,原则上除省市考核明确要求提报的资料外,不得将其他“痕迹管理”事项作为考核硬性要求。二是厘清权责边界,明确职责划分,结合省里即将出台的“属地管理”适用意见,对涉及镇、街道考核指标和工作责任状进行重新梳理,对借考核之名转嫁压力、推卸责任的工作任务进行全面清理。三是强化考核导向,优化赋分标准,加大差异化考核力度,拟将列入全区专项工作考核划分为重点任务、协同工作、负面清单三部分,按照不同权重、标准赋分。例如把群众满意度、政务热线办理、依法行政等指标纳入社会管理部门重点任务,把双招双引、项目推进等指标纳入经济管理职能部门重点任务,引导各级各部门聚焦主业、明确主线、突出重点,切实提升工作实效。
三是做好考核流程“减法”。一方面优化考核周期,大幅压缩考核频次,原则上除重点工作、督查督办、项目推进、双招双引等全局性工作进行日常调度外,其余考核事项均于年底集中开展一次。另一方面规范考核流程,统筹计划实施,在考核事项重构整合的基础上,拟对各部门牵头开展的实地考核事项进行计划管理,明确由同一部门牵头开展的考核工作集中开展,经考核办统筹安排后按计划实施,防止考核工作重复扎堆、层层加码,增加基层工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