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看人家北墩前村还保留着支部斗争简史,烈士花名册这些珍贵的东西,确实不容易。”桥头镇观里西村党支部书记夏元任在参观北墩前村历史文化展室时对其他村干部说。“片上让我们到北墩前村来取经,我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在我印象里北墩前不是个啥好村。”一名参观者说。
最近桥头镇北墩前村成了镇上的明星村,各片都组织村干部到这里观摩学习。“以前都是我们到外村去学习,现在人家到我们这来,感到很光荣,也更加激励我们要好好干。”北墩前村妇女主任李华高兴地对大家说。
以前,北墩前村各项工作都落后,是镇上的“头疼村”。北墩前村“两委”班子弱,日常工作都干不好,征地这样的“硬头活”更是不可能办成。2018年5月,区建设局派驻的第一书记封玉恒来到村里以后,北墩前村悄然发生着改变。
“北墩前村临近机场路、303省道,地理位置优越,初到这里我就喜欢上了这个村,虽然之前一直在机关工作,没多少农村工作经验,但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试试看。”这就是封玉恒刚到村里后的想法。然而,饭要一口一口吃,改变也不能一蹴而就。
“变”班子建设 凝心聚力讲团结
不管是一二百人的小村还是一两千人的大村,如果没有团结和谐,只能是一盘散沙,很难干成事、干好事。封玉恒到村任职之前,北墩前村就是这样一个村。“班子成员之间不搞合作搞内耗,不谋事情光自打小算盘,岁数大的说年轻人懂电脑应该多干点,年轻人就说老同志不能倚老卖老,不干活。就这样班子成员相互推诿扯皮,村内的工作难以开展。”片长姜发友如是说。
“一个村好不好关键就看干部团不团结,出不出战斗力。我们北墩前的干部就比别的村差吗?大家都在一起搭班子干事是多大的缘分啊,有什么话说不开非得背地里较劲。”封玉恒和班子成员谈心时说到。
为进一步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封玉恒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精准化工程建设为契机,根据村内工作实际,坚持在每周“两委”会上给班子成员上党课。
这是封玉恒给班子成员讲党课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和谐团结的班子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一班人见解不同,研究问题、处理工作有不同意见,这是正常现象。对不同意见,我们要本着互相理解,以诚相待的精神,多从对方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当一班人的意见与自己的意见有明显分歧时,要冷静地思考,坚持按正确的意见办,工作中,要提倡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摩擦;多一点支持,少一点拆台。我们要把村党支部真正建成‘战斗堡垒’。同时,我们还要树立整体意识和大局意识,把村班子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共同进步。”北墩前村党支部副书记梁进丽说。就是这样一次次的党课,慢慢改变着班子“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怪象。
在解决班子成员凝聚力不强的同时,北墩前村对党员“锋范五旗”量化考核标准进行调整,将重点工作与党员量化考核挂钩,使每个党员都有自己的履责任务清单,督促党员在各个领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18年底根据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要求,对规划区内2500米草篱园进行清理,北墩前村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仅用5天时间,100余处草堆、10余处开荒地全部清理完毕。
北墩前村2018年全年集体经济增收4万元,全年农村工作考核比2017年前进25名。
“变”发展思路 挖掘潜能创业增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村级组织中,村党支部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北墩前村是桥头镇五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之一,村党支部面临的脱贫攻坚压力之大前所未有。
封玉恒来到村里的第一个月,走遍了村里的家家户户,询民情,访民意,问民需,详实地掌握贫困户情况。在封玉恒的带头走访下,北墩前村“两委”干部及广大党员随即加入了志愿服务走访贫困户的队伍中,通过走访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受到了贫困户的欢迎,也精准掌握了贫困户的有关数据,为北墩前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封玉恒走访调研期间,他惊喜地发现贫困户梁月军擅长鲁绣和苏绣,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刺绣能手”,于是积极帮助梁月军联系买家,半年多的时间,帮助梁月军销售刺绣作品10余副,价值5000余元。经过进一步深入了解,北墩前有很多妇女同志会做手工刺绣,他觉得可以把这帮妇女同志召集起来,用她们的手艺打开致富的大门。经过动员,这些妇女同志都重新拾起了年轻时候的技能。
“封书记的提议也是让我们眼前一亮。之前知道这些妇女会点针线活,但我们都没多想,总觉得扶贫就得靠上边输血才有希望,不知道我们也能自己造血。”北墩前村支部副书记梁进丽自豪地说。经村“两委”研究,村里准备把这个传统手艺作成产业,成立“北墩前刺绣坊”,组建刺绣队伍,卖出的产品,拿出10%-20%作为扶贫专项资金,其余的作为作坊劳务费,这项产业将为村内发展注入新动能。
“变”村风民风 丰盈文化滋养“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封玉恒在北墩前村倡导“以党兴村、以德兴村”的理念,以此助推好党风、好村风,带动好家风、好民风。在扎实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三八妇女节、夏季纳凉晚会、冬闲趣味运动会及腊月二十七大活报活动)的同时,封玉恒在调研走访中发现很多村民有打乒乓球的爱好,于是他借助外援为村购置了一台乒乓球桌,进一步丰富了广大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为了充分挖掘本村文化资源,封玉恒主动对接区工委宣传部,为村里申请省级历史文化展室示范点。
“历史文化展室改造前在位于北面20平米的屋子,改造原因主要有3个:一是2018年,我村申请了省级历史文化展室,但展室面积不足,基础设施配套远远达不到规定标准;二是旧文化展室屋顶漏雨,地面潮湿,历史文物在馆内无法良好保存;三是村内缺少一处“聚人气”的场所。基于以上三点,经村“两委”扩大会、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决议,一致同意将村委西侧的屋子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一处高标准的历史文化展室。”时任北墩前村选调村官郭起康指着历史文化展室说。
据了解,起初历史文化展室建造没有启动资金,所有的建设都是由村“两委”干部集资,片上也主动给他们垫付2000元作为补贴,由第一书记封玉恒担任总策划,展室顶棚、屋内架子由村干部垫付、墙面安装由支部书记垫付、墙面设计安装由包村干部垫付,就这样,北墩前村历史文化展室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全部建成。到目前为止,所有投资总价2.1万元。历史文化展室通过实物、展板、照片、影像及场景复原,向大家娓娓道来北墩前村历史往事。
如今的北墩前村,正在通往乡村振兴的幸福大路上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