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有点嘈杂,市农业局派驻乳山市南黄镇靠山村的党支部书记王大伟语气急促:“我们今天上午要给无花果树做防冻措施,你们来了后,直接到村北地头找我就行。”采访之前,记者提前电话沟通联系了一下。
王大伟(左)和村民一起为无花果树做防冻措施。
记者赶到的时候,看到王大伟正蹲在地头和村民一起把玉米秸秆一层层的包裹在无花果树上。“做好了防寒抗冻的措施,加上成熟的种植技术,明年的无花果肯定有个好收成。”王大伟说。
靠山村共有640亩耕地,其中无花果种植面积近470亩。虽种植面积大,但由于管理技术落后、粗放,产量并不高,如何让无花果的产量、品质进一步提升呢?
“修剪无花果树,先看长势,根据树体形状和生长情况去除树冠3米以上的树枝,让阳光照进来……”几天前,王大伟把市农科院的果树专家请到了地头上,从果树修剪、施肥、打药和田间管理等方面给村民进行技术指导。
“果树种植可是技术活,以前我和其他农民一样不会修剪,也舍不得剪枝,总感觉剪了枝条,产量就会下降。”村民孙玉飞种植无花果有8年了,树形一直都是自然生长,看着密密匝匝的枝条,孙玉飞好像看到了丰产的希望。不过,每年4000斤左右产量、带有黑斑的果实,总是不尽如人意。果树专家在现场疏枝示范时,无花果的枝条剪掉了近四分之三,“剪得我都心疼,不过专家说,只有疏枝后,才可以实现通风透光,品质、产量都可以得到提高。”孙玉飞这才意识到修剪的重要性。
现在孙玉飞没事就爱到无花果地里转悠,根据目前的果树长势,明年产量保守估计也在6000斤以上。“产量高2000斤,品质也能改善,价格还能提高,这还愁挣不上钱吗?”孙玉飞憧憬着明年的好收成。
产量提高后,产业链如何延伸?王大伟围绕无花果深加工进行了产业招商,先后与周边3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培养引进无花果加工人才,破解冻干无花果市场销售问题,带动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设计产品图案、开会征集意见……最近,王大伟又有了新想法:“我要给村里的无花果申请注册商标,这样不仅方便开展宣传推介,还可以产生品牌效应,增加产品附加值。靠山村的无花果产业发展起来的时候,整个村就真的有了致富‘靠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