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一路车洒一生爱
——记威海宏利客运有限公司出租车司机于永清
他常年免费接送贫困家庭尿毒症患者去医院透析,年均行程7000公里;他是文登区出租行业“雷锋爱心车队”队长,带领大家做好事1000多件;他与爱心公益事业一路同行,尽心竭力帮助他人、奉献社会,践行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就是威海宏利客运有限公司的出租车司机于永清。
助人为乐 真诚热情播洒阳光
2008年,于永清出车时发现一名伤者右手托着左臂躬身站在路边,表情十分痛苦,问明情况后他毫不犹豫将伤者送往医院。在医院,于永清跑前跑后地帮他挂号、做检查,伤者身上带的钱不够,于永清就帮他垫付医药费,在办好所有手续之后,于永清悄悄的离开了。
2009年,于永清从媒体上得知董文君身患尿毒症,需要经常到市区医院治疗,当即驱车赶到张家产镇大永福村,辗转找到董家,掏出100元钱,留下电话,告诉董文君,随时可以联系他接送。自此,于永清成了董文君到市区医院治疗的“专车司机”。这一坚持就是三年,细心的于永清总是准确无误地记下董文君进城做透析的日期,3年来共接送300余次,风雨无阻。董文君去世后,于永清仍旧经常给董家人打电话,逢年过节去看看老人,陪着老人聊聊家常,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今年春节前去给大叔大姨送了年礼,年后还没时间去,准备这两天再去看看。”于永清,这个淳朴的胶东汉子在提起董文君的时候,有些许哽咽,总是想着能够为已经逝去的小董兄弟还能再做些什么。“我就是做了一个党员都会做的事情,真不是什么大事。也没有什么好宣传的,我离很多优秀的党员还差得远。”在面对采访时,于永清这样说。
董文君离世后,于永清又主动找到文登市立医院,寻找需要帮助的尿毒症重症患者。当得知管山村周新民的老伴董传芬患有尿毒症,由于家庭困难,并且来回治疗交通不便,便找到老人家,承担起接送老两口的任务,每次都要来回跑上近90公里的路程。同时,于永清还帮助张家产镇汤村店子村一位名叫张明华的尿毒症患者和米山镇的一个困难家庭。“咱是一名党员,都是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真是不值得大家这么称赞我。”面对记者的采访,于永清显得有些拘谨,却无刻不透露出那份质朴和善良。
不求回报 用心诠释党员品格
这些年来,乘客落在车上的钱物,于永清总是及时归还;路上遇到有困难的陌生人,他总会停下车来给予帮助。2010年,一名路人遭遇车祸,被一位好心的出租车司机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对方没有留下姓名。他痊愈后,来到宏利客运公司查找这位好心司机的姓名,并再三表示谢意,这位好心司机正是于永清。2009年,因车祸高位截瘫的张家产镇永福殷家村村民殷晓忠为高昂的医疗费犯难,于永清得知后,先后多次送去爱心款……
“我家条件不是很好,可就是这样,我媳妇还是很支持我,她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抱怨过。有的时候想想,真的挺对不起家人的。”说起家人,憨厚的于永清眼圈红了。多年来,于永清慷慨助人不求回报,可他的家境却并不富裕,于永清的妻子曾在文登花生制品厂工作,后来因为患有甲亢,体质虚弱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只能偶尔打点零工贴补家用。而于永清下岗后,先后干过货车司机、当过送水工、摆过地摊,直到2007年成为一名出租车聘用驾驶员,但于永清从来没有抱怨。
于永清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党龄还不到5年的“年轻党员”,他现在做的远远不够。为了能帮助更多的人,于永清还在文登区环卫处找到了一份垃圾清运车司机的工作。每天凌晨4时,于永清开车沿大街小巷清运垃圾,直到上午8时至9时才能完工,而晚上还要继续开夜班出租车。每到病人透析的日子,他总是早早起床,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先去接病人去医院,中午赶去医院接病人,晚上再开出租车。
于永清的先进事迹被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栏目播出,并先后获山东好人、威海市优秀志愿者、威海市道德模范、美德威海建设先模人物、威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面对这些殊荣,于永清显得很淡然,“帮助别人,这是我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也是我想做的,我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大家给我点赞也好,质疑我也好,我都会一直坚持下去。”于永清坦言。“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于永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出一名基层一线党代表最朴实却也最高尚的品格。
代表感言:
我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我没有觉得多辛苦,多累,尽我所能帮助更多的人,是我作为一名党员最大的幸福。
——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