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敢干的创新先行兵
——记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德军
2月20日早上7时40分,大多数人还未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在迪沙药业集团5楼会议室,一场有关国际市场战略布局的会议已经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近3个小时的会议一结束,王德军便马不停蹄地处理着研究院建设、电商公司转型等各种事宜。对于这个年过花甲的企业家、老党员来说,一天工作12个小时,节假日不休,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常态。
作为迪沙药业集团党委书记,王德军始终将责任扛在肩,以党建促发展,带领企业敢想、敢干、敢创新。在他的带领下,迪沙药业去年年销售收入近40亿元,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第55位;迪沙药业党委多次被中共威海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以创新为抓手 带领企业加油干
“身为党代表,责任重大,我不仅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好,还要将基层党员凝聚在企业党组织周围,把党和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部署贯彻到基层……我如果不带头加油干,企业如何能持续发展,员工如何能因企而受益?”党代表的责任,早已深深烙在王德军的心里。
怎么干?朝哪儿干?王德军深知,创新是党员先进性的题中应有之义,于是他将发展突破口瞄准科技创新上来。“当前国家重点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迪沙应该肩负起为产业创新、为经济增效的责任。”王德军说。
王德军大刀阔斧地进行科研管理模式和机制改革创新,广建科研创新平台。近期,他接待了来自上海和青岛的两拨考察团,在经过严格的考察后,迪沙药业集团在青岛和上海昆山设立研究院的目标将在今年正式落地实施。这也是继迪沙首个省外研究中心天津药物研究院正式成立后,迪沙药业在外地建立的第三个研究院。“之所以在市外建立研究院,就是要立足当地的环境优势,为迪沙招纳更多科研人才,为迪沙所用,为威海制药产业提供更广泛的智力支持。”王德军说。
以研发创新平台为基,迪沙聚集了强大了科研力量。目前,迪沙科研中心已被获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并建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山东省泰山学者药学特聘专家岗” “山东海洋药物与保健品研究院”等多个高位研发平台,配备千余台套国内外领先的科研仪器设备,并成为加速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和促进产品升级最大载体。
据了解,集团每年研发经费都保持在销售收入的3%以上,通过技术创新和老品种升级改造,集团每年新增销售收入1亿多元,节省成本超过5000万元,多种原料药主导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技术层次已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多种仿制药的质量、工艺、成本控制达到国际最高水平。
重视企业党建 引导党员冲锋在前
迪沙药业集团拥有200多名党员,他们都分布在各个系统中,在各个重要岗位上承担重任。王德军十分重视党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在他的严格要求下,迪沙党员们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在工作中以上率下,为迪沙药业集团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发挥先头军的作用。
已经在迪沙工作了30个年头的龙连清也是一名老党员,刚刚当选为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代表。他从一名基层洗瓶工一路成长迪沙制剂总监、制剂第一研究院院长,带领着十几名博士、硕士人才进行研发,参与主导了众多制剂技术攻关项目。
“一个民营企业能走出两名党代表,既是是荣誉,更是组织对我们认可和信任。”王德军说。一直以来,他都鼓励企业党员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帮助他们成长为生产能手、创新能手、管理能手。
如今,迪沙药业科研中心以党员牵头,成立了19个项目小组,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积极活跃在公司科研一线,开展技术攻关和工艺优化工作。党员牵头成立工作组,主动承担近百个原料药研发和制剂研发项目的分析工作。虽然工作量巨大,但工作完成率和完成质量仍是有口皆碑,2016年,迪沙药业科研中心共取得临床批件和药品批准文号20多个,申报发明专利近50项。集团科研中心成功获批“山东省省级孵化器”和“山东省镇痛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王德军坦言,自己之所以敢想、敢干,是因所有工作都以党建为统领,以党建促发展,企业不会走偏路。作为公司党委书记,王德军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参加三会一课,重视公司党委和支部的建设。他还引导党员“亮身份、强本领、立标杆”,自我加压,当骨干、争先锋、树形象,带好普通职工。在党员的带动下,学先进、比先进、争先进在集团已蔚然成风。
代表感言:
党委引领,才能把握准企业前进方向。作为党代表,企业带头人,我的责任就是把基层党员凝聚到组织周围,让每个党员都能发挥好先进模范作用,切实将党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基层,让企业发展,员工受益。
——王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