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威海组工在线!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市动态

环翠区委书记林红玉:心中有民敢为先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1日 阅读次数: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6月25日,伴随着绵绵细雨,环翠区委书记林红玉紧急调度环翠区跨境电子商务专家智库进展,和他一起讨论的干部们知道,他要发动对韩跨境电子商务新一轮突破战。
  这是环翠区在中韩FTA落地一周便一举签下18个中韩合作项目之后,抢抓中韩自贸区机遇的又一领先之举。
  四年多来,环翠区人早已习惯了这位雷厉风行书记的工作风格——凡事争一流、抢第一,只能快一拍,不准慢半拍,而且非常讲实效。
  对此,林红玉如此解释:"区委书记担着市委赋予的使命,要对全面发展负责;承载着全区上下的希望,要对全区百姓的福祉负责。发展抢先机,谋事求实是我唯一的选择。"
 
  "抢的是发展的先机,更是区域进步的关键点"
  就在林红玉紧锣密鼓调度专家智库进展的同一天,威海九日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旭光出差返威。
  6月8日,在中韩FTA威海市环翠区—仁川市中区战略合作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林旭光签订了韩国"维他500"保健饮料的代理权和生产、销售项目,以及韩国乐天制果株式会社中国总代理协议。搭上中韩FTA首班车后,他便马不停蹄地进行国内市场开拓。
  九日成功的背后,是林红玉带领一班人抢抓中韩自贸机遇的战略布局。
  作为威海中心城区,环翠区是中国与韩国直线距离最近的城区。多年积累,其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走前一步,货物贸易、跨境电商、现代物流、旅游等具有突出的对韩比较优势。
  林红玉和党政班子针对区域特点制定了"产业强区、创新驱动、开放发展"战略,立下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省前列、经济总量三年翻一番"的硬指标,努力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面对中韩自贸区这一国家战略,林红玉果断提出:环翠区必须在先行先试中当仁不让,争取主动,成为中韩现代服务业核心区。
  方向既定,林红玉马上带领大家到企业、海关、商检等各方面调研,听意见建议,找发展空白点。他对相关部门明确要求:"不能等,马上行动"。
  潘峰调任环翠区商务局局长上班的第一天,林红玉便对其开门见山:"迅速研究中韩自贸协定草签文本,寻找与环翠区六大基地发展相契合的政策。"
其时,国内官方网站上还没有中韩自贸协定的相关文件,大家只在韩国官网上找到一份英文版草签协定。他们下载后将其全部翻译成中文。逐条研究找到意向契合点后,林红玉带领大家马不停蹄地奔向韩国调研,走访企业,进行合作项目筛选,并与韩方各协会紧密互动,成果频频出台。
  那段时间,林红玉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很晚,他随时会把潘峰等人叫到办公室,探讨具体工作细节。
  终于,在中韩FTA签订一周后,环翠区以迅雷之势,与韩国仁川市中区签订了18个合作协议,重点合作项目中包括,全国第一家韩国医疗整形美容机构、第一家韩国商品保税直购中心、第一家韩国旅行社等。
  由此,环翠区全面向区域性韩货交易中心、韩国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生命健康基地等目标大踏步迈进。
  "抢"这一具有林红玉特点的动作,再次让环翠区实现了发展的突破。林红玉说:"抢的是发展的先机,更是区域进步的关键点。"
  早在干乡镇党委书记时,林红玉就曾以"背着方便面招商"的拼抢精神,打造了"全省韩资企业第一镇"。
   这种拼劲十多年了在他身上不但没褪色,反而更生猛。如今,在他的带领下,环翠区利用内资、外资保持着30%以上的年增速,国内生产总值保持着10%以上的年增长率,各项主要经济发展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有了政府部门打头阵,林旭光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便确定了与两家韩国企业的合作。同时,在林红玉的建议和帮助下,九日公司的保税库审批工作也在顺利进行中,建成后,每天能为企业节省800万至1000万流动资金。
  林旭光自豪地说:"有这样的书记,是我们的福气。"

"抓牢一个'实’字,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6月19日下班后,林红玉在机关食堂匆匆吃了几口饭,便同往常一样,到社区走走。下班后走社区,考察社会治理的"盲点",是林红玉坚持多年的习惯。
  来到12349居家服务呼叫中心,他与工作人员亲切地攀谈着:"最近又新增了什么服务项目?""服务质量一定要保证,真正把好事办好。"
  作为环翠区的亮点民心工程,12349社区居家服务平台实现100多项便民服务"一键通",大到生病抢救、小到挪车买饭都能一个电话实现。鲸园街道的单志清老人,更将其称为"救命热线"。去年年底,单志清忽然头晕、呕吐不止,儿子不在身边,老伴情急之下拨打了12349。随之赶来的救护车及时将老人送进了医院,控制住了病情。
在环翠区,类似的社会治理、社区服务创新还有很多。
  中心城区,又是老城区,社会治理事务千头万绪。4年前,刚调任环翠区的林红玉,面对104个社区居委会、81个行政村居民的格局,深感压力巨大。
  怎样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上档升级,把基层基础的事实实在在办好,让群众更加满意?林红玉为此晚上经常失眠。
  他提出了三个"实":求实、务实、落实。要求"抓牢一个'实’字,把群众的事办好"。具体从完善机制、建立网络、优化服务上下功夫。
  机制首先建在网格上。2013年,环翠区社会管理服务办公室、社区工作管理局、督察考核办三个部门接连成立。随后,在全区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将城市社区划分为333个基础网格,把服务触角延伸到每栋楼、每一户、每个人,及时发现、快速处理群众身边大事小情,各类事件处置率达100%。
  优化服务从完善体系中体现。环翠区在基础网格上,成立了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公共安全视频指挥中心、12349居家服务平台,形成"一网三中心",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社会治理体系,每年处理群众诉求3万多件。
  在这一进程中,一系列接地气、好操作的规范性制度出台,大到城市管理、小到市民言行举止,凡事都有人管、有人干、有人监督。
  今年,威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入关键阶段,作为中心城区,环翠区是创城的主战场、主阵地,承担了全市80%的创建任务。
  对于这项工作,林红玉说,这是我们提升社会治理的好契机,要通过创城提升我们为民惠民的能力,提升环翠区人的素质,提升区域的品质。
  其中的"为民惠民"之举,让环翠区人印象深刻。
  有一件事,至今在很多环翠人中传播——
  环翠区大世界步行街一带,聚集了大片的老小区。区内的草厦子家家对外出租,配套设施跟不上,小区上空管线密布,成了一片片密织的"蜘蛛网",既影响了城市形象又带来安全隐患。
  由于其中各种利益牵扯、各种矛盾交织,这个老大难问题一直拖而未解。
  创城期间,相关部门建议,直接停止一切草厦子出租经营,空中的管线全部切断。
  林红玉深知这块"硬骨头"必须要啃下来,但创城的出发点是为了市民生活得更好,不能为了图省事,而不顾100多户居民和经营者的利益。
  他先后8次到小区调研,深入居民、商户中收集意见,最后选择了一种"最费时、最费力、最费钱"的方案:将空中的管线全部上墙下地,并根据商户需求定制了规范摊位,供经营者使用。
环翠区政府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此举保障了100多户居民和经营业户的生计和利益,大家一致叫好。经营业户老王说:"原以为创城会碎了'饭碗’,没想到林书记让我们捧上了装钱更多的'饭碗’。"
  正是这种为百姓着想的务实态度,让创城成为为民造福的过程。今年,威海市以69个新参评地级市综合测评第一名的成绩,获批全国文明城市。环翠区群众对创城满意率更达到99.7%。

"最幸福的就是,辖区每个百姓脸上都挂着笑容"
  作为一名区委书记,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对这一问题,林红玉的答案很直接:"最幸福的就是,辖区每个百姓的脸上都挂着笑容。"
  从农村走出来的林红玉,对百姓有着很深的感情。他说,担任区委书记,先要对这个区有感情,要关心群众最关心的事情。
  如何在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上用心、用力?林红玉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听民声、知民意。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为此,环翠区开展了"包百村(居)连万户"活动。活动中,林红玉定向联系环翠区温泉镇马夼村。走熟了,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他的电话,人人都说是他的亲戚。
  一次走访中,村民反映小客车不停、城郊公交班次少,出行不方便。林红玉马上要求有关部门展开调研,提出解决意见。为此,区财政针对农村地区交通状况,推进1元公交全覆盖,每年财政补贴1000万。
  如今80岁的马夼村村民王业文和老伴,隔三差五,就会到村头坐上公交车到镇上洗个澡,到市里逛逛街、吃顿饭。
  他们高兴地给林红玉打电话:"村里通了公交车真是方便,70岁以上的老人还免费。"
  深入群众,是林红玉的工作法宝和工作常态,他坚信"只有干部沉下去,工作才能抓起来"。除了"包百村(居)连万户",环翠区坚持开展"深入群众大走访活动"、领导干部包企业等制度,把民需民情捞上来,把困难问题解决掉。
  去年4月份,正是大樱桃上市的季节。辖区樱桃种植户丛侦滋,一个电话打到正在出差的林红玉手机上:"林书记,我们村的樱桃没有知名度,不好卖啊。"
  林红玉马上让环翠电视台进村采访宣传,同时让有关部门在辖区商业街划定"樱桃售卖点",方便村民进城卖樱桃。
环翠作为老城区,老旧小区多,配套落后,群众生活环境差等问题突出。结合外墙保温工程,环翠区对33个老旧小区进行分批改造。居民说,改造不能光改个表面,配套设施的老化也得管管。
  面对群众的诉求,林红玉就一个字,"管!"
  区里协调各个部门,对老旧管线全部换新重埋,两年累计投入3亿多元,每个小区将1000多万的配套设施埋入了地下。
  他主张,钱要花在刀刃上。如今,颇具经济实力的环翠区将一半以上可支配财力都用于民生。
  "平安、生态、康乐、活力、友善"五型社区已遍布环翠,百姓的幸福感在年年上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