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针指向2015年的1月1日,年轻的石岛管理区10岁了。
2005年1月1日,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揭牌成立。这座依海而建、依港而生的魅力小城,由此发动经济发展的引擎,10年来一路跨越向前。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在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石岛管理区主动提出"二次创业、二次跨越",朝着蓝色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深挖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打破发展瓶颈,发挥园区带动和组团效应,打造蓝色经济先行示范区,全区年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
产业集聚 由粗放型变身"高精尖"
2014年12月26日,在荣成市海洋生物产业园海达鱼粉生产车间内,两条自动化鱼粉加工线正在有序运转,除了去除外包装部分需要人力外,其他加工环节全部实现了自动化。
这是海达花了800多万元专门从丹麦引进的生产设备。副总经理伯青松认为,这个钱花得值。
两年前的石岛,沿海的小鱼粉作坊随处可见,不仅影响环境,而且鱼粉加工质量低,市场品牌影响力不大。认识到这一点,海达在2012年6月申报了荣成市第一批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毅然决定换条路子求发展。
"这是个艰难的抉择。"伯青松说,厂房和设备全部淘汰上新,对企业来说是从头再来。但形势逼人,过去粗放式发展显然已经不适应当下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
海达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走精细化发展之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零污染、零排放,并与正大等国内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建立合作,赢得了市场的肯定,形成了品牌效应。
"通过政府牵线搭桥,眼下我们还与山东海洋资源环境研究所、浙江工业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并与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伯青松说,海达下一步要在工艺上变革求突破,提高市场占有率。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海洋生物产业园完成基础投入5亿元,入驻亿元以上项目27个。不少企业都紧跟市场发展步伐,与海达一样,寻求升级突破点。经过淘汰,只有几十家经过升级改造的企业留在了海洋生物产业园内,以往难闻的鱼粉废气没有了。
下一步,海洋生物产业园将继续推进小鱼粉、小冷藏等低端企业整合,同时重点引进海洋医药保健品等高新技术项目,力争未来三年内争创国家级海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
龙头带动 经济挺进"深蓝"
零下60℃超低温深冷物流库货存充足,金枪鱼精深加工车间紧张忙碌,拥有完整的金枪鱼产业链——这里是石岛工业园内鑫发渔业集团的蓝润金枪鱼加工基地。
金枪鱼罐头的制作原料,是公司从印度洋海域自捕回运的,产品全部出口欧美、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老牌龙头企业也在思变。"鑫发渔业集团副总经理于江波说,乘着政府鼓励渔业企业转型发展的优惠政策东风,他们淘汰了近海小马力渔船,新上了远洋捕捞渔船,在金枪鱼捕捞、运输、冷藏、加工的链条式发展方面进行了先行先试。
链条式发展带来的改变非常可观。鑫发渔业在斯里兰卡设立了远洋捕捞及生产加工基地,年捕捞金枪鱼等各类鱼种2万吨以上。
近年来,石岛管理区积极引导渔业企业转型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把作业范围从近海向远洋延伸,让浅蓝经济向深蓝迈进。到目前,石岛管理区突出集群化、高端化两大目标,培育发展了一批远洋渔业龙头企业,并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参与远洋渔业资源竞争。
前不久,赤山集团有限公司的4艘大型远洋单拖网渔船和1艘大型远洋鱿钓船从黄海码头拔锚起航,驶向遥远的西南大西洋渔场,进行为期两年的作业征程。这是该集团继去年实施印尼单拖项目后,发展远洋渔业的又一重大举措。
依靠政策扶持和企业内生膨胀,泰祥、嘉美、广信等近百家知名水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企业发展起来,使食品加工业成长为管理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成为全国最大的冷冻调理食品、金枪鱼、鱿鱼等加工出口基地。以鑫发集团、赤山集团、石岛集团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骨干渔业企业,在走向远洋、做大食品工业的同时,也逐步向机械制造、旅游地产、港口物流、商贸流通等工业领域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延伸,带动全区传统产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
产业转型 构建海陆一体新格局
2014年12月28日,随着青荣城铁的正式开通,荣成从一座不通火车的城市一跃成为拥有高铁、动车起始站点的交通枢纽。当天,荣成站广场开展了系列旅游资源推广活动,"赤山""石岛"等旅游品牌随着城铁被带到全国各地。
"特色旅游"是石岛近几年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
十年来,石岛管理区引导和服务辖区企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发展,加快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已拥有赤山、朝阳山、凤凰湖、桃园民俗村以及花村车脚河、"海上大寨"大鱼岛、天后宫等自然人文景观40多处和14个旅游度假产品,形成了集吃、住、行、游为一体的生态型、复合型旅游格局。
"特别是今年市里鼓励发展休闲农业、渔业旅游相关政策出台后,更是为石岛旅游产业发展指明了道路。"石岛管理区旅游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桑沟湾南岸的泓泰海上乐园是石岛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体验"海上采摘"游玩项目,还可以参与海上自行车、游艇等一系列海上休闲运动。
然而,就在几年之前,这家企业还是以海上养殖为主的传统渔业企业。顺应经济发展大势,该企业实现了一产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出了滨海休闲旅游发展的新模式。
依托海洋优势和陆海统筹优势,石岛管理区的造船、港口、物流等产业也全面升级。黄海造船成立了全省首家由企业投资控股的专业船舶设计研发机构,成为全国最大的客滚船、重吊船等生产基地。石岛港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0多个,开通了至日本、韩国的客货滚装班轮航线和全集装箱航线,至广州、泉州内贸集装箱航线和青岛外贸内支线,开通了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通道,客流人数居全国、全省海港口岸前列。
未来几年,石岛管理区将以打造国家级海钓基地为目标,继续引导更多渔企向休闲、高效渔业转型,重点沿桑沟湾、石岛湾一线,启动泓泰二期、东楮岛等3处海钓钓场建设,争取获批国家级海钓示范点,带动形成"石岛休闲海钓"品牌集聚效应。此外,旅游产业还将向内陆延伸,突出生态采摘与休闲旅游融合,形成特色休闲旅游带,构建海陆一体的生态旅游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