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农村基层组织班子不过硬、场所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经济实力不强、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环翠区委按照"有人管事、有地办事、有章理事、有序议事、有效行事、有民监事、有钱干事、有能成事"的"八有"工作思路,明确目标,创新机制,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的队伍建设、场所建设、制度建设和民主建设,有效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水平。
一、细化标准,明确目标。制定了《威海市环翠区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将"八有"分解成八项具体目标任务,并明确标准,为开展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有人管事"的标准为健全班子,配强干部,并培养1名后备干部和2-3名入党积极分子;"有地办事"的标准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符合"人员、制度、铭牌、档案""四统一"标准要求,实现为群众提供一条龙服务,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满足群众多方面需求的目标;"有章理事"的标准为完善村级各类规章制度;"有序议事"的标准为规范农村议事决策及执行监督程序,确保重大事项决策民主、科学、有效;"有效行事"的标准为总结创新1-2个农村干部工作方法,并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行;"有民监事"的标准为完善村务党务公开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监督、责任追究等机制;"有钱干事"的标准为发展1个产业项目,力争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度有较大提升;"有能成事"的标准为组织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全面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
二、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确立了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突出重点、稳扎稳打的工作思路,对照"八有"标准,根据每村实际情况,将全区筛选出的52个难点村进行细化分类,分别确定不同工作重点。其中,对"两委"班子不健全的"弱村",重点加强村班子绩效考核、"双述双评"目标考核,派驻包村干部、"第一书记",协助村"两委"干好工作;对集体经济薄弱的"穷村",重点协调帮扶部门加大帮扶力度,引导村干部积极盘活集体资产、发展特色农业项目,增加集体收入;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不达标的"薄弱村",重点进行科学论证规划,实施新改扩建,不断加强资金投入、完善设施配备、增强功能设置;对制度不健全、议事不规范的"后进村",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例会制度,定期组织召开村"两委"扩大会、党员和村民代表会、片工作交流会,镇包村包片干部列席,全程跟踪指导,确保规范有序。
三、选树典型,示范引导。一是打造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按照"打造一批样板、带动一批发展"的原则,在每个镇都精心选取了1-2个基础较好、起点较高的村,作为推进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的示范村,重点扶持、重点投入、重点指导,帮助他们全面按照"八有"要求建场地、配设施、正班子、全机制,当"八有"建设的领头羊。二是组织观摩。开展全区观摩活动,组织后进村到典型村看进展、看样板、学经验,并召开现场座谈会,让典型村谈经验心得,让后进村谈感想打算,既升华了典型村的建设经验,又激发了后进村的干劲。三是开展评比。在镇域范围内,开展"八有"机制建设评比活动,每个季度根据进展情况组织一次工作进度快、实际效果好的优秀村居评比,并进行通报表彰,结果纳入村居干部年度管理考核工作,确保了"八有"机制建设扎实有序地进行。
四、规范管理,发挥作用。一是规范队伍管理,确保有人想管事、能管事、在管事。采取派驻工作组、审计检查、机关干部挂职、吸收优秀人才回村任职等措施,肃清个别违法违纪农村干部,配齐配足"两委"班子成员,使农村干部"三高三强"型人才达到95%以上。同时,为28个村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干部31人,进一步增强了班子战斗力。借助发展党员"双推双培"工程,对农村优秀人才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430人的农村优秀人才库,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6名,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储备了充足的后备干部。二是规范场所管理,确保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服务方便。投资1.4亿元完成143个、总建筑面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