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项重要责任。近年来,乳山市围绕这个课题,从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出发,认真总结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经验,借鉴运用企业1SO9000质量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创建并不断完善基层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了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创建背景
借鉴运用1SO9000先进的方法和理念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实现现代管理方法与传统党建内容的有效对接,不断适应时代发展新形势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一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既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组织工作指明了方向,又对我们的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组织工作必须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以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标准,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努力使组织工作更加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上通行的质量标准,是当代世界先进的管理科学,它汲取了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的精华,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通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将其引入到基层党建工作中来,就是要用质量管理体系的先进方法和理念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此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二是贯彻落实长效机制的需要。近年来,各级党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文件,但是基层在贯彻落实过程中,由于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往往是东一头西一脚,事倍功半。特别是有些新从事党务工作的同志,在抓党建工作时,由于目标不明确,工作不规范,标准不清楚,职责不明确,感到从事党务工作无处入手,甚至在工作中容易出现一定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影响工作的严肃性。而按照质量标准体系要求,将每一项工作都具体到"干什么、为什么干、谁来干、何时干、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避免以往凭个人经验或按惯例行事的现象发生,进一步规范党建工作,提高党建工作质量。
三是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需要。以往的工作中,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得怎么样、成效如何,一般是通过上级党委党建工作检查进行评价,既可能因一些弹性因素影响考核结果,也可能因定性多定量少造成的量化考核难的问题,也容易使基层党组织临时抱佛脚、做表面文章,从而把抓党建工作当成一种任务被动应付,而不是当作应尽的义务主动去做。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必须从机制上加以解决。通过建立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使所有党务工作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实行过程控制,对每一项工作和活动均采取闭环工作控制法,促进各项工作落实,提高党建工作的成效,增强党组织的威信。
二、主要做法
二是规范操作规程,解决"怎么干"的问题。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规范操作流程。为此,我们本着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的原则,将各级关于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的管理文件、规章制度中的一些定性要求转化成可以量化的指标,明确工作流程,优化工作接口,做到环环相扣。比如,我们将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民主生活会、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农村干部任期目标管理、党员目标承诺等常规性、重点性工作进行规范、细化,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或者具体流程图,明确每项工作事前、事中、事后该怎么做,既直观形象,又便于操作,克服党建工作的无序性和随意性。与此同时,我们还制定出台了部分指导文件,涵盖了城市、农村、企业、"两新"组织、机关事业、学校等方面的文件规定,内容比较全面,系统性比较强,是指导基层开展党建工作的依据和工具书。基层党务干部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对每项具体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上查指导文件理解上级规定要求,下查操作流程明白具体方法步骤,使整个基层党建工作标准更加明确、程序更加清楚。
三是坚持考核评价,解决"干得如何"的问题。坚持严格考核、持续改进,是党建工作质量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避免党建工作形式化、走过场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保证每项工作有布置、有落实,我们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计划、落实、检查、改进"的闭环控制方法,建立完善起了一套考核项目全面、考核要点清楚、考核标准具体、评分标准细化、考核方式明确的党建工作考核体系。基层党组织以党建工作质量管理细则为依据,每月制定详细的党建工作配档,明确工作标准要求、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在此基础上,统一印制了《党建工作考核手册》,将民主评议、党员联户、公开情况、党员教育活动等10多项党建工作制成考核台帐,督促基层做好质量管理记录,使每项工作有据可查,过程清晰。上级党组织每季度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一次检查考核,总结经验和不足,及时予以反馈,督促整改完善。通过完善考核体系,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对党建工作实现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抓好党建工作落实的主动性。
三、主要效果
一是变"弹性"为"刚性",党建工作任务具体化。过去,在基层党建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感到定性的多、定量的少,软的多、硬的少,工作缺乏刚性标准要求。推行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后,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步流程都进行细化量化,都有了明晰的标准,并采取适时检查监督与定期进行内部审核相结合的办法,强化了工作过程的控制,每个工作过程必须有充分的记录,党建工作不再是"软指标",也不再打"任意拳",实现了程序化控制、标准化考核、持续化改进,迈上了"柔性"管理向"刚性"操作的轨道,促进了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强了针对性,降低了党建工作成本。推行党支部标准化后,支部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实实在在地做事,看得见,摸得着,效果实在。以往再检查基层党建工作中,往往是听听汇报,再凭印象打分,既费时又无实际效果。现在检查基层党建工作时,有依据、有标准、有目的性,基层支部更是有活动、有记录、有计划、有安排、有针对性。检查时显得有内容、有效果、有质量,又节约了时间。
二是变"无序"为"规范",党建工作标准规范化。以往部分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在党建工作中,由于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操作流程,往往对孰先孰后、谁主谁次,搞不清楚,弄不明白,表现在工作中东一头西一脚,事倍功半,甚至出现个别人图省事、走捷径,造成工作的随意性和无序性。推行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后,我们结合全市工作实际,对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进行了细化分解,理顺规范了市镇村三级职责任务,对各项工作从工作目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范,较好地保证了工作质量。同时,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文件资料管理、日常检查监督、活动记录等基础工作,不仅基层党建工作逐步步入规范化、程序化、系统化的运行轨道,而且有利于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和落实改进措施,促进了党建工作水平"螺旋式"提高。广大基层党务工作者普遍反映,有了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后,开展工作顺手多了,工作该怎么做、分几步做清清楚楚,新手也能很快入门,较好地保证了党建工作的连续性。
三是变"被动"为"主动",党建工作内容制度化。组织工作千头万绪,任务十分繁重,只有抓住工作主动,才能事半功倍。推行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以后,各级党组织在各时期、各阶段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及工作步骤一目了然,不用上级安排布置,基层就可以制定计划,主动实施,工作主动性、预见性明显增强,有效地克服了过去"等"和"靠"的被动局面,也使原先繁琐复杂的组织工作变成了省心省力的工作,大大增强了组织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以往,布置一项工作往往需要下好几遍通知、打好几次电话才能把工作标准要求说清楚,现在有了管理手册,每项工作不用布置,什么时间干什么工作,基层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譬如,过去镇党委在农村干部任期目标管理工作中,一到季度或年度考核的时候,既要进行检查考核,还得下发有关通知,催报相关材料,搞得手忙脚乱。现在,一到规定时间,不用说、不用催,各村就主动把相关工作做好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四、几点启示
随着社会发展,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断变化,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也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和拓展延伸。深化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促进党建工作科学化,关键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充分发挥长效机制作用,促进党建工作整体持续有效运行。
一要把握原则定向和具体要求的关系,发挥导向作用。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很强的原则性,但党建实际工作的要求更加具体化,这就要求在推行党建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虚实结合,化虚为实,尽可能地把质量目标细化、量化、可测评化,把工作程序实化,按照"涵盖性"原则自上而下分解和落实,依据"支撑性"原则自下而上承诺和保证,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协调的目标体系,使各项党建工作的标准、内容、要求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推进和创新党建工作提供可行的范本。
二要把握规范程序与实际操作的关系,发挥控制作用。在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处理好特殊性和普遍性的问题,避免只重形式。注重借鉴和运用质量管理的先进标准、理念和方法,梳理对接已有的经验做法、制度,坚持"简约、易行、通俗、有效"原则,对管理流程进行清理和流程再造,对实施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环节进行制度固化,从组织到实施,从责任主体到考核标准,都做出详细明确,保证党建各项工作按照规定程序运作,切实把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作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的有效抓手。
三要把握深化体系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发挥拓展作用。创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为开展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科学方法,为创新党建运行机制开辟了新的途径,需要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并不断地消化吸收和创造性运用。在实施党建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预留了党建体系与其它优秀管理模式和基层创造相衔的接口,因此,要及时总结提炼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鲜做法并上升为制度,吸收和继承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使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更具有适宜性、操作性和有效性,实现党建工作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四要把握检查考核与持续改进的关系,发挥提升作用。推行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坚持以检查考核细则为标准,下功夫抓好自我检查、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努力查找和分析质量管理过程不稳定、管理层次有脱节以及失控环节和控制不力的问题,并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开展多层面、多渠道的满意度调查,印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检查、考核和测评结果,及时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制定措施持续改进,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要求闭环管理,实现科学指导与工作实践的有效统一,促进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