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威海组工在线!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威海要闻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 管委昨日揭牌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7日 阅读次数: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月6日上午,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大会举行。市领导孙述涛、张惠、刘玉党、董进友、赵熙殿、刘广华出席大会。孙述涛要求临港区以升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定位,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努力成为全市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引领区,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的聚集区,以港兴市、联韩兴威的排头兵和全市营商环境的典范。孙述涛、张惠为临港区党工委、管委揭牌,赵熙殿主持大会,刘广华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工业新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复函。

     2013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威海工业新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

    孙述涛在讲话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临港区的成立,标志着市域一体发展战略进入加速推进期,升级后,更有利于发挥中心市区重要组成部分和向南延伸一轴重要节点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密切与周边区域的对接,加快形成市域一体发展格局;标志着工业新区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短短八年时间,工业新区经济实力跨入省级开发区第一方阵,达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准,为在更高层次上的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标志着我市区域承载能力提高到新水平,临港区与双岛湾科技城开发下的高区、东部滨海新城建设下的经区,共同成为中心崛起的更加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临港区的成长历程也为其他重点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带来了促进。

    孙述涛要求,临港区要以升级为动力,抢抓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善于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举措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善于在"摸着石头过河中"争取到更多的国家层面政策支持,努力成为全市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引领区。要抢抓加快工作指导转变的机遇,善于通过招商引资和骨干企业膨胀等途径,加快建成一批能够代表国家级开发区水平的产业大项目,在做强存量、做大增量、做优总量中转方式调结构,努力成为全市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的聚集区。要抢抓中韩自贸区大背景下扩大开放的机遇,深入研究、认真做好临港的文章,有针对性地搞好与韩国相关区域和方面的产业对接、文化对接、贸易对接,突出优势、错位发展,努力争当全市以港兴市、联韩兴威的排头兵。要抢抓新型城市化加快推进的机遇,完善规划,科学布局,克服融资、土地等方面的难题,加快推进人的城市化,使市委、市政府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的战略意图尽快在这里得到实现。要以升级为动力,按照转作风、重规范、求创新、提效能的要求,按照国家级开发区的标准,转变作风,转变职能,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再造服务流程,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努力成为全市营商环境的典范。

    孙述涛强调,推动临港区跨越发展,关键靠队伍,关键靠人。全区各级领导干部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广大企业家要坚定信心,激情创业,广大干部群众要发挥潜能,凝聚合力,努力使全区上下时刻保持昂扬锐气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努力在创新实干中实现新的跨越、新的突破。市委、市政府将继续举全市之力,整合各方资源,支持推动临港区加快发展、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市直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协作意识,立足各自职能,尽心竭力为临港区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共同将临港区尽快建成国家级开发区中独具特色、规模档次达到中上水平的开发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