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威海组工在线! 无障碍阅读

用爱心点亮生命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1日 阅读次数: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她,一名曾经第一次献血就晕倒的女性,却在短短半年时间内两次挽起衣袖,为一位远在苏州的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成为我省首例、全国第26例造血干细胞二次捐献者。生命接力,相传千里,她的大爱善举在苏鲁大地传为佳话,她本人也被中央电视台称为"最美的中国人"。她就是威海文登电业公司职工、中共党员吕明玉。

"认准的事情,再难也要做到"

工作和生活中的吕明玉,做什么事都有股"执着"劲,凡事都要个好。1991年,刚到电业艺术团工作时,她的各方面素质都算不上最好,骨头硬、感觉差等"先天不足"让她与专业演员无法相提并论。为了弥补不足,她总是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练习舞蹈,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她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凭借着不懈的努力,竟然成了剧团里的"台柱子"。由于在剧团工作表现突出,她被调到热电厂工作,从没接触过电脑办公的她,为了练习打字,不分黑天白昼,仅用了一个周的时间,便能熟练地盲打。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单位一次文职人员技能比武中,她拿了第四名。从没有任何基础到"盲打高手",她凭借一股"执着"劲,很快在新的岗位站稳脚跟。"富有爱心又勇敢坚强",同事们都这样评价她。8年前,单位组织志愿献血,平时打针都不敢看针头的她却带头报名。献血当天的人比较多,等到她献血时已临近中午,由于献血当天不能吃饭,加上天气炎热,瘦削的吕明玉在抽到第180毫升血液的时候晕了过去。抽血护士拍着她的脸试图唤醒她,她迷迷糊糊地说:"第一次献血,有点头晕",就坠入了沉沉的梦乡,经医生唤醒后,她不顾虚弱的身体和同事的劝阻,坚持完成了200毫升的献血量。由于第一次献血中途昏倒,家人不再让她献血了。吕明玉总是对人说:"作为一名党员,平时做人做事,要说到做到,认准的事情,再难也要做到。"

"坚持一下就好了,那位患者还等着我救命呢"

在艺术团期间,每次外出演出,别的女演员包里都塞满了化妆品和零食,而她的包里却常备应急药品,哪个姐妹演出时受了伤寒或在舞台上腿脚扭伤等,她都会及时送去关爱。这就是吕明玉,大家都说她像一杯温开水,总是在他人需要的时候传递着温暖,无论熟悉还是陌生。

20105月,单位组织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报名活动。由于担心她的身体健康,家人都反对她当志愿者。吕明玉反复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作为一名平凡的人,能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挽回一个鲜活的生命,我感到很幸福"。最终,她用自己的坚决打动了原本反对的家人,与60多位工友一起成为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她的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130万例入库血样之一。

2011年初,她接到威海红十字会通知,其造血干细胞与苏州一位女患者初配成功。她心中十分激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与患者配对成功几率仅为几十万分之一,配对成功的几率那么低,没想到我这么快就等到了捐献的机会。"当时,她的父母、丈夫并不赞同她的做法,在吕明玉一再坚持和劝说下,他们最终还是同意了。48,吕明玉来到山东省立医院做第一次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前的准备,每天两次皮下注射细胞动员剂给她带来了强烈的反应,先是大腿呈现出酸胀的疼痛,接下来就是腰和后背也出现同样的感觉。看着她痛苦的样子,家人心疼地劝她放弃,但是她总是尽力克制并掩饰自己的痛苦,面带微笑地回答:"没关系,坚持一下就好了,那位患者还在等着我救命呢。"412,历经5个多小时,全身血液体外循环11000毫升之后(相当于全身血液在体外循环了3遍),从吕明玉身体里采集了11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功挽救了那位患者的生命。这一天,她永远铭记,因为第二天就是她的生日,吕明玉说:"选择这样一种方式过生日,既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幸运。"

"如果我不去,我会终生遗憾的"

一个人只有善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否有善行,吕明玉就是这样一个既有善心又有善行的人。

2011929,刚完成捐献手术不足半年的吕明玉,再次接到红十字会电话,其曾经救助的患者免疫力突然下降,生命告急,急需她再次捐献淋巴细胞来救命。身体还处于恢复期的吕明玉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二次捐助。此时,让她没想到的是,父母、丈夫由于不确定二次捐献会对身体有怎样的影响,担心身体还处于恢复期的吕明玉能否再次承受痛苦,强烈反对她再次捐献淋巴细胞。吕明玉心里明白,家人的反对不是不愿意让自己去救人一命,主要是为她的健康考虑,只能耐心地做家人的工作。国庆七天假,吕明玉家里开了七天家庭会议,这是吕明玉一家人最难熬的七天,吃不下、睡不好。由于心急,她的嗓子哑了,嘴唇起水泡了。可想到那位急需治疗的妈妈,吕明玉再次坚定了救人的决心。在一次家庭会议上,她流泪了:"我知道大家都是为我好,可你们想想,如果我不去,那可怜的苏州妹子将失去生的希望啊!她的父母将没有了女儿,女儿也失去了妈妈,咱们能忍心吗?时间不等人,救人救到底,你们希望我今后一辈子就在后悔中度过吗?"五岁的女儿茸茸搂着吕明玉说:"妈妈,我支持你,你去吧,那个小姐姐可不能没有妈妈啊!"最终,爱人和父母也含泪点头同意。

就这样,吕明玉二次赴济,路上历经了近10个小时颠簸,本来就缺钙的她由于眩晕一度无法完成淋巴细胞的采集,可她靠着坚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最终,历经3个半小时的采集,血液体外循环共8000毫升,提取了64毫升淋巴细胞混悬液,再次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刚刚完成二次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吕明玉微笑着回答。因为捐献过程中钙的流失,躺在采集床上的她手脚痉挛,伸展不开。当听说受捐者一切平安时,吕明玉面对亲友微笑着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如果我不去,我会一辈子心里不安的,我的付出能换来一条鲜活的生命和一个家庭的团圆,值得!救人一命,本身就是莫大的幸福。"做一件好事很容易,难的是把好事一直做下去。吕明玉用自己的爱心和奉献,再次给予了一个陌生人生的希望。 

"我是一个母亲,更是一名党员"

爱人者,人恒爱之。"今天你为了救我,又一次捐献了淋巴细胞。我可以活下去了,我的孩子有妈妈了,她不会可怜孤单了;我的妈妈有女儿了,我可以陪她到老了。活着真好,身边的一草一木,连空气都是那么新鲜,感谢你给了我两次生命,我们已经血脉相连了。"11月初,那位苏州患者通过红十字会寄来感谢信和一条江南水乡特色的绸缎丝巾。两次捐献、一条丝巾将两位母亲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不顾个人安危、连续捐髓救人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吕明玉身上很正常,因为她就是一个心地善良、言出必行、勇敢坚强、善始善终的女人!这是公司领导对她的评价。

"我只是想着用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能拉一把是一把。我是一个母亲,更是一名党员,母爱和党性都促使我这样做,我从不后悔。"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谈阔论,吕明玉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爱心接力,身体恢复后的吕明玉当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大使,截止目前,威海市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报名人数已达1.51万人,共有24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其中,四o四医院护士张燕于20125月在省立医院捐献150毫升造血干细胞,成功挽救了一名北京患者。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